国 资 简 报
2020年 第12期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平台转型
——益阳市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主要做法
2019年以来,益阳市成功将3家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经营主体,实现了人员的妥善安置、资产债务的澄清锁定、监管治理的不断完善。
一、以立柱架梁为先,精准抓部署。从“夯基垒台”抓起,下好“立柱架梁”的先手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1+3+5”制度体系,“1”是指《益阳市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实施方案》,“3”是指三家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方案,“5”是指《益阳市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五个制度文件。实施“12341”转型模式,“1”是指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2”是指厘清债权、事权两个权责关系,“3”是指对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纳入预算给予补资本、补资产、补营收措施,“4”是指建立土地出让匹配、片区内基础设施项目代建、公益性资产委托运营动态监测、国有企业评价考核四大机制,“1”是指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单位与市平台公司签订一个资产管理协议或合同。二是加强专班力量。从国资、财政、审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抽调20多名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多次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协调解决转型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三是加强责任落实。将平台公司转型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督查、半年度一考核。各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科学规划、积极调研,聘请咨询公司、细化转型方案,将工作责任压紧压实。
二、以集成发力为要,精实抓推进。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人员安置、债务处置、内生动力等方面的瓶颈,实现以点带面。一是妥善安置人员,助力平稳转型。根据《益阳市市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在编人员安置办法》,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在尊重历史和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83名涉改干部进行了分类妥善安置。二是分类处置债务,助力轻装上阵。制定《益阳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债务清理实施方案》,明确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机构、政策依据、债务清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2018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锁定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情况,明确债务边界,逐步进行消化。三是强化输血造血,助力高质量发展。对285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按照“债资匹配、业务相近、强优联合、错位发展”的原则,以资产同质、经营同类等资源配置方式,重组经营性国有资产。
三、以完善机制为重,精细抓治理。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精细抓现代化治理水平。一是完善监管体制。出台《益阳市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益阳市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构建起“1+3+N”制度体系。二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公司法人制度依法设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党委、经理层、工会等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不到位、执行效率低等问题。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公司章程、“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董事会会议制度,确保集团公司对下属各子公司有绝对管理权、下属子公司只对集团公司负责,形成了集团公司向出资人报告、各子公司向集团公司报告的运营模式,提高了集团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围绕选优配强公司领导班子,注重推进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同步创新用人、考核评价等机制,切实将个人薪酬与综合绩效考核挂钩。
四、以统筹协同为本,精明抓经营。研究制定多项措施,培优做强业务增长点。一是盘活存量土地。出台《益阳市融资平台转型土地出让匹配机制》,对融资平台原有存量土地进行统一供应,将产生的土地收益由市财政配置给各平台公司清偿债务。同时,鼓励转型后的集团公司自行开发已摘牌土地。二是参与项目建设。出台《益阳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代建机制》,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公司专业化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和支持转型后的集团公司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三是增强融资能力。将土地、加油加气站、砂石、矿产资源经营权等优质资产注入3家平台公司,加快了“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的步伐,为集团公司大规模融资创造了授信条件。
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送:委领导、原监事会主席。
发:委机关各处室,省属监管企业,市州国资委。
编发:省国资委办公室 编辑:朱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