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市国资委连续三年组织市属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三资”盘活工作,优化资产结构,筹集建设资金,降低经营风险,为促进长沙经济发展贡献国资力量。作为牵头单位,市国资委与多个市直部门共同组建工作专班,凝心聚力共破市属国企盘活难题,由党委书记、主任亲自挂帅,定期调度,持续推进,同时将盘活“三资”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全市国资国企创新手段,多措并举,盘活“三资”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水业集团创新盘活水能、光能,采用“用”字诀将资源资产化,立足自有水厂空间资源丰富特点,采用“水务+光伏”布局,整体盘活9座水厂、6座净化厂、投资建成光伏电站14个,预计25年运营期内可产生清洁电能约6亿度,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湘江集团积极盘活不动产,采用“融”字诀将资产证券化,该集团类REITs成功发行,募集规模20亿元、发行利率3.15%,该项目为湖南省国有企业首单类REITs项目,也创造了全国地方国有企业类REITs项目利率、全国以商业不动产为底层资产的类REITs项目利率双最低;国资集团创新方法,盘活原长重及原麻田磷矿存量用地,上缴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约5.3亿元。
长沙市国资委组织市属国企对闲置资产进行“地毯式”梳理,对应制定清查处置工作任务,严格按“能用先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原则,以市场化处置、公开出租、有效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盘活。三年内通过清查处置和盘活闲置资产,共上缴市本级财政收入96.98亿元,每年均超额完成目标工作任务,2022年被评为全市盘活“三资”工作先进单位。
(长沙市国资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