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来,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文伟带队,深入产业一线,密集开启重点项目集中调研。近期,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毛育新,省国资委党委委员、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刘文华分赴长沙、衡阳、岳阳、娄底、永州、湘西州多地,深入多家省属监管企业项目一线,对2025年十大产业项目开展现场调研。
此次高频次、全覆盖的项目调研,背后是省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升级、强化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省国资“3974”标志性工程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
当前,湖南正处于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省属国企作为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其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调研旨在实地了解项目进展,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协调解决困难,加速推动项目从“纸上蓝图”变为“发展实景”,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国资动能。
在一线发现问题,在现场推动解决。调研期间,省国资委领导深入厂房车间、施工现场,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进度、技术攻关、市场开拓、资金保障等方面情况,并就当前存在的困难与诉求进行现场办公。
本次调研覆盖钢铁集团先进钢铁材料升级、湘科集团火工园区、旅游集团“AI游湖南”元宇宙与“云上非遗”平台、湘能集团普照掩模基板、湘电集团航空电气系统、海利集团全钒液流电池、高新创投高创稀土靶材、高新创投京创宇航航天钣金制造、盐业集团衡阳绿色盐碱基地等年度十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逾500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规模达128亿元,涵盖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航空航天、文旅科技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从生产车间到“云上非遗”,十大产业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多个关键节点取得突破:
湘电集团航空电气系统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永磁发电机等产品已实现应用并交付重点用户,生产基地建设与设备采购同步进行,系列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海利集团全钒液流电池项目资源端布局深化,冶炼环节稳定运行并产出合格产品,电解液研发取得中试突破,产业链构建迈出坚实步伐;
高新创投高创稀土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并进入试产,靶材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同步取得进展;
旅游集团“AI游湖南”元宇宙与“云上非遗”平台项目在基础构建与合作拓展上取得初步进展,已通过与省第一测绘院、中数集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落地三维地图导览应用并启动文旅数据要素平台建设,云工美项目已完成三期的核心功能开发;
......
“项目建设不仅要抢进度,更要重实效、提质量。”调研组强调,各企业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技术创新,严守安全底线,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机制破解人才、资金难题,激发内生活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十大产业项目是构建具有湖南国资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压舱石”,本次调研不仅解决具体问题,更厘清产业发展路径。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