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出,艳阳高照,一切归于平静。而就在前几天,有一群湖南建工人,放弃休息,牺牲自我,忘却家庭,果敢英勇,奋战在各地抗洪抢险一线,他们扛沙包、堵管涌、战洪峰,以激情、以奉献、以行动深刻诠释着大型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临危受命 不负重托
“洪水不退,三建不撤”这是湖南建工集团三公司在此次抗洪抢险中喊出的口号。简单八字,辛劳无数。
连日暴雨,湘江多地水位均已达或超出历史最高水位,多地受灾严重,湘江湘潭站也迎来历史最高水位,情况十分危机。
7月2日凌晨,由于雨量过大,湘潭市河西市政排水泵房污水量严重超出泵房排污能力,污水溢出,泵房被淹,水深达5米,所有大型排污水泵受损严重,技术人员无法到达维修,如不及时排险解困将对湘潭城西片区地下管网管线造成损害,并引发城市内涝,情况十分严峻。
接到湘潭市政府指令后,集团三公司董事长秦跃丰,党委书记凌强,总经理袁志辉,副总经理马见伟、胡翔华、易万平、杜国林等领导于7月2日凌晨紧急赶往受灾点,组织安装分公司、物流设备公司、华韧公司负责人参加由湘潭市副市长杨广主持召开的现场抢险会议。会上明确抢险救援工作由集团三公司负责,其他参援单位协助进行,强调抢险分排涝、抢修两步进行。
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懈怠。集团三公司安排副总经理杜国林为泵房排险总指挥,副总经理胡翔华代表公司全面统筹协调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副总经理易万平协助。凌晨5时,由集团三公司安装分公司、物流设备公司、华韧公司集结的3台大型装载吊车,60余名电工、焊工、起重工和安装技术专业人员全部到位,全情投入救援。
三天两夜的时间里,全体抢险人员连轴工作,每天轮休不到三个小时,很多年过五十的技术管理人员,或直接跳入水中安装水泵机组,或拿起焊枪全神贯注。大热天气,汗如雨下,还要被水下传来的恶臭熏的睁不开眼,但他们毫无怨言,始终坚持。集团三公司副总经理胡翔华、易万平三天两晚坚守工地,仅只回家休息几个小时。集团三公司职工医院配备医务人员全程参与,确保做好防暑、防毒工作;物业公司和机关综合办公室全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物流、物业、房产、华韧公司均送来防暑降温物资等。
在集团三公司的现场调度以及安装、物流、华韧三家单位的通力配合之下,7月3日凌晨,经过30个小时的昼夜奋战,先是4台22千瓦由公司投入的小型水泵先期下水作业,紧接着继续安装的大小水泵近30台也陆续下水作业,持续不断地抽取受困区域积水。随后,组织精干专业人员到场组装160千瓦的大型水泵机组,并焊接出管径500的螺旋钢管150米,让第一套水泵系统的两个机组正式投入使用,被淹积水逐渐抽取,为泵站恢复生产抢修赢得了时间。
7月3日上午直至4日早上5:30,第二个水泵系统的两套机组也全部组装到位,等待试水。
7月4日下午2点30分,集团三公司安装分公司又从长沙项目抽调8名精干的专业操作人员进入抢险工地,恢复及维护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闻“汛”速动,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洪水面前,有人逃避,有人自保。集团六公司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行动践行诺言。
7月2日中午11点,接到长沙市建委增援抗洪湘江段的紧急通知后,集团湖南六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包括公司机关、机电、机械化、联兴、联旺、后勤保障中心共50余人,由公司副总经理周健率队于12点奔赴湘江一桥救险点。
到达现场后,大家分组开始行动,紧张地投入到抗洪战斗中。众人激情高昂,装填沙袋、扛运沙包、加筑堤坝,一双双手在接力,一个个脚步不懈怠,手麻了,衣湿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一次又一次的装沙、扛袋、筑堤,终于快速在湘江一桥沿线筑起了坚固堤坝。
抢险队连续奋战到晚上10点多,运送砂卵石100多吨,构筑护堤近2米高、40余米长,险情终于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大家依然坚守岗位,都想为守护家园多出一份力。
据六公司机关保卫处主任李洪刚介绍,这一场与洪水赛跑的战斗中,发生了许多感动的事情:接到通知时,司机老戴还在医院打吊针,他果断拔下针头带病赶往现场;保卫处舒建当时还在株洲,他二话没说火速驰援长沙投入救险队伍;机电公司党委书记黄春林顾不上与家人打招呼,待他完成任务跟家人联系上时,才知道自己的家也遭受了洪灾……
期间,集团副总经理谈毅深入抢险现场,慰问奋战在抢险一线的六建员工。他指出,目前抗洪救灾工作形势严峻,救援队伍要保持高度警惕,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要注意做好各级各类事故的应急响应与管理工作。他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六建员工点赞。
浏阳河畔的坚守
整整16个小时,20双手,18000袋沙包,没有那深深的责任和感情,确实难以坚持。湖南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正是带着这份执着,坚守在浏阳河畔。
裤腿里裹满泥巴,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磨出血泡的手……这一夜,对湖南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高铁新城项目的兄弟们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从7月4日中午12点开始,到5日凌晨4点,不眠不休,不分白昼,无怨无悔,他们用坚守诠释着身为国企员工的责任,用奉献彰显着湖南建工人的担当。
7月4日上午,受连续强降雨和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的影响,长沙黎托竹沙桥泵站一个闸门突然开裂,引发河水倒灌,导致洪水涌入雨花区花侯路、红旗路一带。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业主方长沙市武广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抗洪抢险的指令后,湖南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拿出方案安排部署。高铁新城项目部迅速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以项目执行经理杜海为首,20来条汉子,背着铁锹,奔赴抗洪现场。
8000多个麻袋,十几把铁锹,开始了抗洪抢险的接力赛!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大家两人一组,一人固定沙袋,一人用铁锹铲沙子,很快一袋沙包就装袋完毕,然后由专门的人员扛着装上卡车,统一奔赴险情区。项目经理杜海一边给大家加油打气,一边身先士卒,率先扛起沙包跑起来。小伙子们被他的激情感染,争先恐后,全力投入这场严峻的考验。
雨后的太阳异常火爆,大家一个个晒得汗流浃背,可谁也顾不上休息,连晚饭都是草草应付了事,这一干就是10个小时。渴了喝口水,累了略微缓一缓,立马就又精神抖擞起来。
晚上10点半,接到指令,又需要紧急加装10000袋沙包。大伙已然疲惫至极,一个个手上磨起了血泡,肩上扛起了血印,身上的衣服也一直浸泡着汗水,可是他们始终牵挂险情,他们的行动,也一直在持续……
7月5日凌晨3:00,历时16个小时,沙包装袋将近尾声,防汛现场传来好消息,闸口险情已被有效控制,大家的心终于落下来!
带着如释重负的心情,拖着疲惫的身子,大家回到项目部,稍作休息之后,又开始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自发全力支援灾后清理工作
洪水退后的清理及后续工作,任务繁重,如何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考量着我们的智慧和决心。集团本部直属工程公司没有松懈,自发组织,快速行动,展现湖南建工大爱。
7月5日上午,集团本部直属工程公司宁乡市民之家PPP项目经理部组织20人救援突击队,赶赴宁乡县白马桥乡正农社区,支援开展灾后清理工作,并紧急向煤炭坝镇援助编织袋1万只,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清理重建工作,展现湖南建工人的责任担当。
6月底至7月初,宁乡县遭遇近年来最大洪涝灾害,城区发生严重内涝,损失极其严重。7月4日,洪水虽然退却,但经过洪水浸泡的区域内一片狼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得知灾区急需援助的情况后,直属工程公司宁乡市民之家PPP项目经理部党支部立即主动向宁乡县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加入救援队伍,为灾区清理重建提供绵薄力量。与此同时,项目党支部在项目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职工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支援灾区清理工作。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倡议得到项目全体党员、职工的一致响应。 经项目党支部研究,从中挑选了5名党员、15名青年职工成立救援突击队,全力支援宁乡灾后清理工作。
7月5日上午7时,由4台张贴有“湖南建工与宁乡人民共度时艰”横幅的赈灾车队,在项目经理刘学军的带领下,驶向重灾区之一的白马桥乡正农社区。面对街道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的垃圾,救援突击队全体队员毫不犹豫,有的手持铁锹,有的用笤帚,有的甚至不顾其中散发的恶臭气味,直接用手搬运,大家齐心协力地开始清理工作。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全体队员依然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没有一个人退却和懈怠。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一段300多米长的街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中午,为了不给地方政府添麻烦,突击队从项目部食堂调送快餐,大家席地而坐,简单吃完午餐后又迅速投入到清理工作中。奋战至5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宁乡市民之家PPP项目经理部救灾突击队转移阵地,再向灾情严重的公园道一号街道发起突击。
不仅在湖南,在江西上饶、贵州瓮安等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随处可见湖南建工集团员工的身影,湖南建工集团发挥分子公司与项目部的驻地优势,与当地政府和民众一道,第一时间投入到抗洪救灾现场,全力为受灾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湖南建工集团参与、支持、奋战在各地抗洪抢险一线,为抗击洪水、保护家园尽份力量,既是落实上级要求的体现,更是我们作为省属大型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湖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新平说。
一个一流现代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湖南建工建团正深刻诠释,努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