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口岸办《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框架意见》要求,湖南电子口岸(长沙)公共服务平台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长沙海关、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不断丰富完善通关、物流、水运平台、电子提箱等各项服务功能,成为促进湖南口岸通关便利的大通关综合服务平台。6月30日,平台成功申报首票进出口的水运报关单和首票进口铁路报关单,并实现货物通关放行,标志着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在我市率先试点成功,湖南电子口岸(长沙)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湖南电子口岸(长沙)公共服务平台是由长沙市政府组织推动、投资建设的跨部门联网的、全市统一的大通关综合服务平台,目标是推动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企业提供在线报关、水运平台、电子提箱、结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网上支付等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作为一个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2017年3月被确定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试点地区之一,并打通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接口,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实施报关业务的实单申报。
为确保试点任务顺利完成,长沙市商务局会同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成立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口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工作落实。系统建设测试期间,平台积极调动优秀外贸企业和报关行,踊跃参与市商务局组织的标准版系统技术架构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积极做好与报关系统的对接和功能测试。6月30号,湖南远洋报关行、湖南友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南华海报关贸易有限公司3家试点企业,第一时间通过湖南电子口岸(长沙)公共服务平台登录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成功申报首票进出口的水运报关单和首票进口铁路报关单,并实现货物通关放行。
报关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后,将进一步简化通关程序,真正实现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通关服务,预计可为用户减少30%以上的关检重复申报项目,为每票出口货物节省2-4个小时的通关时间,每票进口货物节省7-10个小时的通关时间,有望实现“秒通关”的便利,对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长沙市商务局将组织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方面继续推动单一窗口升级版建设;一方面做好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工作,进一步与国家标准版融合集成,丰富服务功能,扩大企业应用,为国家标准版在全国推广应用积累经验、作出示范,为湖南省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口岸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