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盐务管理局局长、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董事长王新松几个月前与同学吃饭,在饭桌上调侃:“你们以后吃盐会不同了,日子过好了,盐当然也要吃好点的。”虽然只是普通的一句家常,却透露出轻盐集团重大的战略改变。
随后,轻盐集团又出大手笔。绿色升级食盐于2011年10月在湖南成功上市,一炮而红后,2012年9月25日,低纳系列健康食盐又摆上了各大超市的货架。在2012年,各大超市原本略显单调的食盐区,不经意间变得色彩斑斓。广大消费者惊喜地发现,陪伴我们多年的食盐,再一次大规模地升级换装。
产品升级向高端位移
盐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以前市场普通的加碘食盐一直是销售的主角。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盐这种最普通的调味品开始有了更高的需求。
“我们去国外考察,国外盐的种类有上千种,各种不同重量包装的,各种功能的,赋予了盐更多的实用意义。”王新松说。
国外与湖南市场巨大的反差让轻盐集团下定决心,必须加大科技研发。“我们今年专门成立了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王新松介绍。科技公司研发出新产品后会小批量投放到市场。一旦被消费者接受,这些新品就会投入到湘衡和湘澧两大盐化公司生产。
王新松自豪地说:“今后,你们可以看到市场上的盐更加丰富,档次也会更高。”
其实轻盐集团早就有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渴望。
盐是专营品,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涨过价,500克的加碘盐稳定在1.5元一包。人工成本不断上涨、通胀等因素,让食盐的利润越来越薄。因而轻盐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在丰富单调的产品线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湖南现有年产300万吨盐的生产能力。湖南省内年销售食盐仅50万吨。而多余的250万吨粗盐的价值很低。发展盐化工产业,进行深加工成为唯一的出路。目前,轻盐集团把粗盐制成了芒硝、烧碱,同时他们还开发了足浴盐、浴盐等产品。
产品升级带来了销售业绩的大幅攀升,至今年10月止,绿色食盐销售量占小包食盐的41.73%,新增利润4320万元。
产品升级换代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产业升级后的轻盐集团,更有了向其他领域拓展的实力。
主营业务撬动非盐板块
王新松介绍,十二五期间,轻盐集团的业务将升级为五大板块:盐及盐化工、商贸流通、高新技术、房地产建筑和资本运营板块,走多元经营的道路,形成“以盐为主、多元发展、互相支撑”的格局。
经过许多年的盐业专营,轻盐集团形成了完善而发达的市场网络。全省共建成约两万个营销网点。
“我们的非盐业务的销售充分利用了本身固有的网络,让网络能加载更多的东西。”王新松说,“比如我们在配送食盐的时候,也可以配送其他的食品,如食用油、味精等,利用原有的网络,挖掘网络的最大潜力。”
2010年,轻盐集团全面启动片区营销经理负责制,积极探索食盐与非盐商品由片区经理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的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轻盐集团已经与多个国内一线品牌合作,他们是国窖1573、中粮福临门等大品牌的湖南总经销,2011年非盐商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4亿元。
闪电改制打造区域联盟
2011年12月29日,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而这次改制被称为国有企业改制的范例。
2011年8月开始,他们以“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没日没夜地推进改制。仅4个月后,整体改制完成。“我们改制的速度让人引以为豪。”王新松这样评价。
更让人自豪的是,外省包括发达地区对于湖南盐业的优质资产早已垂青。广东、江苏、贵州等盐业公司纷纷入股湖南盐业。
“广东市场很大,每年的销量达到100吨,是湖南盐业的主要销区之一。而广东盐业入股湖南盐业后,湖南盐业所持有的股份为70%,掌握了话语权,为打造区域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新松说。
不久前,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可以想见,轻盐集团再次跨跃已经蓄势待发。
相关链接:湖南轻工盐业集团发展报表
2002年,湖南省轻工集团总公司与下属湖南盐业集团公司合并组建湖南轻工盐业集团。当年各类盐产量71.12万吨,销量71.02万吨,集团总资产16亿元,销售收入12.7亿元,利润5450万元。经过九年的发展,2011年各类盐产量245万吨,销量238万吨,集团总资产40.1亿元,销售收入31.4亿元,利润2.08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44%、235%、251%、147%和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