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资 简 报
2018年 第3期
湖南省国资委 2018年4月27日
湘电集团以“三新促三化”
走出军民融合转型发展新路子
湘电集团始创于1936年,“一五”期间被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国舰船综合动力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先后创造了100多项“中国第一”。随着新时期“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湘电集团充分发挥自身80多年的人才技术积累、60多年的军民融合经验、大型装备研制等优势,紧密对接马伟明院士团队,并通过近30年的合作摸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三新促三化”的军民融合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产业创新突破,掀起了二次创业新热潮。主要做法是:
一、以平台创新为基础,加快产品制造智能化。一是打造高端人才对接平台。发挥公司作为高端装备工程化、体系化建设的平台作用,与海军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科研院所构建了工学结合的“产学研用”新体系,尤其与马伟明院士团队的合作成果丰硕,现已培养出260多名国防领域高技术人才,大幅提升了企业技术团队创新、科研能力。二是夯实创新研发平台。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重点建成了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电气成套设备等综合试验平台和焊接、绝缘、永磁材料应用等重点实验室,提升了技术研发体系化能力。2016年公司承建的国家某基地综合试验项目顺利完成,为某型国防重大装备提供了平台支撑。三是推进“443”智造平台建设。打造四大专用平台,根据舰船动力等军工产品特点,结合智能制造要求,着力打造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总装、联调、试验四个专用平台,实现了产品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夯实四大通用平台,鉴于产品其特殊结构和材料特性,累计投资3.6亿元、新建47000 m2厂房,通过引进先进高端设备、优化工艺布局,不断夯实结构件、大中小型柔性机加工、铁芯制造、线圈制造等四个通用平台,加工制造能力明显提升;构建三大支撑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ERP技术、MBD技术以及MES技术为支撑,构建数字化样机研发、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三大支撑平台,实现产品全过程可追溯的智能化管理,现已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电控系统产品智能化生产线、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线和试验中心。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市场化。一是重点推进军工混改工作。全面梳理湘电军工研发和制造资源优势,联合海军工程大学、湖南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湘投控股等,重新组建了湘电动力公司,总股本30亿元,构建了全新的“政产学研融用”市场化机制,新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舰船动力和电力电子装备研制生产基地,并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典范。二是重点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选聘经营管理团队,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建立员工能进能出机制,实行员工公开竞聘,并按每年5%的比例进行末位淘汰,新公司职工人数同比缩减20%。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采取复合计提方式进行绩效工资考核,工资总额完全与经营效益挂钩。三是重点推进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制定实施《员工持股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新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人员共出资9000万元,占股比为3%,实现经营业绩与员工收益捆绑。
三、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一是加快军工技术引领。在完成我国第二代船舶电气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向综合电力系统、特种电磁动力系统领域探索,自主研发的一大批先进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海军各型舰艇,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总装备部科技进步奖,并于2016年获得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其中特种电磁动力系统工程样机研制,仅用10年时间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与马伟明院士创新团队联合研制的综合电力系统、特种电磁动力系统、特种绞车系统项目均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代表了国际上最为核心的舰船动力技术发展方向,2017年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关键设备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现代主流大规模编队装备需求计算,完成一个编队产品供货,将实现产值规模75亿元左右。二是加强军民融合的资本对接。借助公司所属上市平台,以军工“高新工程”为契机,成功通过资本市场募集军民融合发展资金42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新项目研发,15亿元用于研发、核心制造、总装联调、试验验证能力等军工体系化保障能力建设,推动以民促军,确保军工技术创新源头资源充裕。三是加快向民用领域转化。依托综合电力系统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预研项目成果,成功研制3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和2兆瓦风电变频器,打破了国际垄断,一年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转化,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用军用直流电机开发经验,自主研制开发了船用同步发电机、直流轧钢电动机等产品,成为ABB、福斯等国内外知名厂商优质配套供应商;研发开拓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已有订单2万台套,目前正与长丰集团合作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利用电磁发射系统等核心技术,在磁悬浮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与国防科大磁悬浮项目组对接,后续将利用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磁悬浮建设;争取国家在综合电力技术民用化上给予重大专项立项支持,实现民船综合电力系统国产化替代进口。通过军品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二次创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军工产业产值规模15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规模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