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涟钢纪委、党委组织部针对有关现象向涟钢各单位联合提出岗位廉洁风险防控要求,要求该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组织规矩这根弦。
防控要求提出,去年以来, 涟钢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整体作风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各单位个别基层组织,极少数党员干部中仍存在政治觉悟不高、组织原则性不强、党员身份感缺失的现象,重大敏感事项不讲政治、不讲大局、不讲纪律,不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不按制度和程序办事的现象仍有发生。一是个人“朋友圈”和公司工作范畴区分不严,极个别党员管理人员热衷信奉、结交和动用所谓的“朋友圈”力量干涉单位事项。个人兴趣爱好相投,利用闲暇聚友会友,本无可厚非,但个别人将这些业余生活的“小圈子”带进工作之中,遇到业务办理、人事任免、岗位调整、利益分配、评先评优等敏感事项时,首先考虑自己“朋友圈”的人;遇到考核惩处等追责事项时,动用“朋友圈”人脉说情、打招呼,力图用个人“圈子力量”影响组织决策,干扰制度执行,损害公司利益。二是组织纪律观念差,喜欢跑风漏气,人云亦云。个别基层单位极少数党员干部违反组织程序和原则,将公司商业机密、组织意向或尚未形成决策并公布的决定向相关利益关系人通风报信,助长了人身依附、团团伙伙现象滋生;极个别党员干部人云亦云,搬弄是非,制造舆论,影射他人,搞得风风雨雨,左右决策;更有甚者借势而动,请托说情,臆造观点,裹挟组织。三是极少数单位个别班子成员间遇事不敢坚持原则,相互吹捧唱赞歌,表面一团和气,实则利益妥协,各取所需,导致本单位内部的一些问题掩盖蔓延;有的会上不说,也不按程序向上级组织反映和报告,会后却散布一些不利于班子团结的言论,导致班子成员间互不信任,产生猜忌。四是个别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过程走形式、走过场,常以“个别交流”代替会议讨论,以“告知”代替集体决定。
这些问题在基层存在,其危害不可小觑。一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不利于公司风气的根本好转;二是影响公司阳光文化的有效推进,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三是影响公司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利于执行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特别强调了要严明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指出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在查办违纪案件中要重点审查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问题,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为增强涟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严肃组织纪律,涟钢纪委、涟钢党委组织部特提出如下要求:一、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教育提醒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党员和管理人员的组织观念,专门组织一次党委班子学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纪律,公私分明,不将私人感情带入企业管理之中。二、严明制度,提高执行力。既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健康党内组织生活,又要认真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维护组织的规矩。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公司两级党委在严明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上负主体责任,必须强化从严治企的意识;两级纪检组织对严明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负监督责任,对不守纪律和规矩的行为严肃查处,必须落实从严治企的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对发生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的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四、强化守纪律讲规矩与企业创新改进的有机统一。守纪律讲规矩决不是禁锢职工群众的思想,限制活力,而是要在行止有规中激发生机与活力,为公司的转型升级营造更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同时要求涟钢各单位、部门组织班子成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