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武陵,云海翻腾。
一根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钢索,如银丝般划破张家界核心景区的万仞绝壁——这不仅是杨家界索道在云端勾勒的壮美弧线,更是一条由党员先锋以生命守护、用匠心淬炼,横亘于天地之间的“云端生命线”。
自2014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这条引入法国技术的索道已连续11年零事故,安全护航1050万人次穿梭于三千奇峰之间。
今年6月,当杨家界索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勇站上湖南省“百名工匠传薪火”领奖台,与他并肩的不仅是“大国工匠”艾爱国,更有一支创造45644小时安全运行记录的匠心团队。他们以钢索为弦,以匠心为谱,在绝壁云海间奏响了党建赋能安全生产的壮丽乐章。
红铸钢索:忠诚淬炼生命线
江南六月骤雨初歇,张家界群峰云雾蒸腾。穿梭其间的杨家界索道缆车平稳如履平地,这极致安全的背后,是“党员工匠”孙勇带领团队刻入骨髓的执着信念。
“当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进轿厢,我们必须让她笑着出来!”孙勇这句质朴的誓言,早已融入每个运维人员的血脉。
时间回溯至2012年索道建设攻坚期,他白天配合法国专家调试设备,夜晚伏案编制《安全管理手册》,连续30天日均奋战19小时,体重骤降12斤的身影,如同一面无声却最醒目的旗帜,牢牢插在建设工地上。
挑战接踵而至:进口吊厢充电口设计不便夜间车库充电,他带领团队重新设计电路布局,力促法国供货商采纳方案;索道突发异常减速,他星夜锁定接近开关漏检故障,通宵抢修护航“五一黄金周”;索道通信中断,他精准定位缺陷线路……11年如一日,2000余次设备巡检,多次化险为夷,都是党员先锋以精湛技术和如山责任书写的安全注脚。
这份守护,经得起千万次检验。“无论是2015年最高日接待2.5万人次,还是今年‘五一’单日突破2.4万人次,我们的索道均顶住了高负荷考验,圆满完成使命!”杨家界索道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庹锐的话语铿锵有力。杨家界索道超4000天零事故、4.5万小时安全运行的纪录,不仅成为张家界一张闪亮的“金色名片”,更是峰林云海间,用忠诚铸就的安全丰碑。
智创标杆:匠心跨越千山
“钢索承载千百家庭,安全必须万无一失!”“我们运送的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货物!”——孙勇对安全的追求,已熔铸为团队最深沉的精神基因。从1997年黄石寨索道到2014年杨家界索道,他参与打造的两条“空中观景走廊”,无一不成为行业仰望的标杆。
安全之基,始于精密的制度。孙勇以《安全管理手册》为纲,构建起涵盖事故救援预案、标准化手册、备件总表的完整制度体系,管理效率与安全系数同步跃升。他更将视野投向行业未来,牵头起草湖南省《客运架空索道运行维护导则》,填补地方标准空白,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树起坚实的“三湘标杆”。
匠心之光,从不独照一隅。2020年秋,岳阳幕阜山索道建设告急。孙勇闻讯,率党员突击队星夜驰援。40个日夜攻坚,他们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技术护航,用张家界淬炼的“安全密码”成功破解19起关键技术故障,最终助力新索道创下435小时“零停机”开业纪录,奠定了安全运营的基石。
天岳公司那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至今令人动容:“张家界团队展现的专业素养、协作精神与无私帮助,让我们少走弯路,深受鼓舞!”这不仅是礼赞,更是“张家界方案”成熟可靠、具备示范价值的有力实证。如今,这抹源自张家界的“匠心”,正沿着纵横交错的钢索,跨越千山万壑,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根、开花、结果。
匠心传承:星火映照初心
深夜的检修平台,灯光如炬。青年工程师印亮学正专注更换传感器。“故障不过夜,隐患不过岗!”——这铿锵话语,在杨家界索道已化为行动自觉。2019年,孙勇师徒为整改备用开关通宵奋战的场景,如今化作新人入职第一课的鲜活教材,无声传递着党员工匠的执着与担当。
人才是匠心永续的源头活水。通过“传帮带”,12名技术骨干如春笋般破土而出,20余篇凝结实践智慧的行业论文相继发表,为“匠心索道”注入澎湃动能。这些成果的背后,正是公司党支部“匠心”理念融入血脉的坚定实践。正如庹锐所强调:“我们倾力打造的‘匠心索道’,核心就是以党建引领工匠精神,将党员的责任担当融入索道运营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近年来,公司紧扣“匠心”六维(安全、服务、管理、营销、致远、弘道),系统发力,持续深化品牌内涵,不断拓宽影响力边界。
理念的力量,终在行动中绽放光芒。杨家界索道下站广场上,“党员服务岗”的红旗猎猎飞扬。自2023年由杨家界索道和环保客运党总支联合设立以来,这个小岗亭便成了传递温暖的“红色驿站”。党员轮值坚守,提供多语种咨询、急救药品、失物招领等贴心服务,高峰时期日均接待游客超300人次,让党旗在服务最前沿高高飘扬。
温情故事每天都在这里发生。今年5月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辽宁游客刘女士在东门(吴家峪门票站)附近迷途。当晚值守热线的罗源流一句“您莫慌,索道等您下山!”的暖心承诺,伴随着迅速启动的夜间特勤预案,为焦急的刘女士照亮了归途。当安全下山的吊厢灯光刺破夜幕,对讲机里传来的哽咽是最高褒奖:“张家界的山美,红马甲的人更暖!”
这样的感动,写满了厚厚的服务日志——800余条记录,是初心最温暖的注脚。其中,85岁轮椅出行的刘奶奶感言尤为动人:无法上山的她在大厅等候亲人,一位“红衣姑娘”塞来暖手宝,端上热饭菜,一句“您家儿女放心玩,有我当亲闺女!”瞬间暖了心房。点滴细节,尽显党员服务的温度与真情。
在杨家界索道,坚如磐石的“安全”是立身之本,而由党员先锋岗倾力锻造的“服务力”,则已蜕变为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智慧票务系统将排队时长压缩70%,VIP通道创下43次重大接待零失误的完美纪录,“微笑露齿6~8颗”的服务标准成为行业范本……正是党建与服务的深度融合,铸就了2024年接待量逆势增长19.78%、游客满意度高达99.2%的亮眼答卷。服务,在这里升华为一面映照初心的旗帜。
云端答卷:匠心种子播四方
暮色苍茫,杨家界索道轿厢如星河垂落峰林。
孙勇又开始加班,身后电子屏上,45644小时安全运行、1050万人次安全抵达的数据无声跃动。这组数字背后,是涌动不息的“红色基因”——杨家界索道以党建为强大引擎,将工匠精神锻造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利器。从传统技艺到智能系统,从“故障不过夜”的坚守到跨地域支援其他索道,匠心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升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海,投射在杨家界标志性景点“天然长城”之上时,一切都显得如此神圣庄严。巍巍三千奇峰见证:中国工匠既能以技艺攀登自然之巅,更能以红色匠心矗立时代高峰,将安全与卓越的种子,播撒向祖国的万里山河!
(张家界市国资委供稿)